充说道:“但即便如此,还是更喜欢那个环形迷宫。”
甚至当他在阅读哲学或宗教书籍时,感兴趣也是文学声音。在他看来,文学之声应该永远是个人,而不是国家,也永远不属于某个团体或理论流派。谈到这些,博尔赫斯常常援引瓦莱里(77)提倡无日期、无名字、无国籍文学作品,所有作品都被视为同种精神产物,也就是“圣灵”。“在大学里不学习文学,”博尔赫斯感叹道,“而是研究文学史。”
尽管无意为之,博尔赫斯却永远改变文学概念,也改变文学史概念。在篇首版发表于1932年著名文章(78)中,博尔赫斯写道:“每位作家都创造他自己先驱者。”这样论点让们能够把博尔赫斯和如今们觉得带有博氏写作风格大串作家名字联系在起,但实际上这些作家在博氏开始创作前就已存在:柏拉图、诺瓦利斯(79)、卡夫卡、叔本华、雷米·德·古蒙特(80)、切斯特顿……甚至些经典作家,他们创作和主张如今看来都像是阅读博尔赫斯延伸,就像在皮埃尔·梅纳尔之后阅读塞万提斯样。对于博尔赫斯读者而言,甚至连莎士比亚或但丁都明显带有博尔赫斯影子,比如《报还报》中狱吏说“死在他心目中不算怎回事,可是他却是个彻头彻尾凡人”;又或是《神曲·炼狱篇》第五首中对波恩康特描写“当时在落荒而逃,血染平川”,也像是博尔赫斯创作。
在《〈吉诃德〉作者皮埃尔·梅纳尔》中,博尔赫斯说,本书会根据其读者特性而发生改变。1939年5月,当这篇文章在《南方》杂志首次发表时,许多读者认为皮埃尔·梅纳尔是真实存在;位读者甚至还扬言博尔赫斯对梅纳尔描写毫无新意,他观点之前评论家们都已经说过。当然,皮埃尔·梅纳尔是种虚构,种堪称精彩又狂妄创作;博尔赫斯所言文本会随读者而变也非意指如此。读者总是会按照自己想法和愿望去阅读:从麦克弗森(81)虚构奥西恩(82)让少年维特因诗而流下眼泪,仿佛这些诗句出自古老凯尔特吟游诗人,到《鲁滨孙漂流记》中“真实”冒险,让考古爱好者前来胡安·费尔南德斯岛探究竟;从被当作圣典奉读《雅歌》,到被随意贴上“儿童文学”标签《格列佛游记》。
在《皮埃尔·梅纳尔》中,博尔赫斯将这种想法演绎到极致,并对从字面挖掘线索读者灌输作者身份不详概念。在博尔赫斯之后,在揭示读者赋予文学作品生命力和可信度之后,文学便不再仅仅是作者创作出产物。“作者已死”概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