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溱水》中所说:“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纪。”[97]后者如向秀与郭象注《庄子·达生》中所说:“万物皆造于自尔。”[98]
般认为,“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中
“自尔”取“自然”意,很多地方翻译成“自然顺应
美好
季节”。但
有点怀疑。且不说“自然顺应
美好
季节”
“自然”是副词automatically(自动地),而不是名词nature(自然界),而且为何不能把它理解为“当你注意到春秋不同
美感时,自此以后就拥有
这两季漫长
佳节”?何况春秋之对举,在中国诗词中有时代指循环中
四季,如“春花秋月何时
”[99]并不只是说春秋之忧愁,而是说永恒周遍之忧愁。因此,这句诗甚至可以理解为“当你意识到生命每个阶段不同
美感,就获得
永恒
佳节”。基于这种理解,张九龄此诗前四句
重点就落在觉悟
体验上。
但对来说,这种欣赏还带有个人化
联想:“自”有“自己”之意,“尔”
本意是“你”,因此“自尔为佳节”被
想象成春兰与秋桂之间
推杯换盏,仿佛兰桂彼此欣赏,互相拍着肩膀说“你是好时节”。就好似李白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100]与辛弃疾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醉何如”[101]。在对这两个季节推杯换盏与互相欣赏
想象中,
又看到
首句中那种开阖、对举
开阔感。
如果把这两首诗都当成情诗来读,觉得陈子昂好辛苦。他把自己想象成能使世间诸色为之
空
幽兰,要找到
个配得上欣赏他
人。这样
寻找何其之难,生命就虚掷在等待中。而到张九龄这里,那种强烈
被赏识
愿望和寻找
焦虑松弛下来,他既知道自己身上
欣欣生意,也能欣赏他人与自己
不同,并认为在这样不同之间,有
个奇妙
、变化
、永恒
佳节存在。他不需要通过别人
赞许固化自己
价值,甚至很大方地给自己颁
个奖,又给别人颁
个奖,说:“你看,
们两个人都很好嘛。”张九龄
很多诗中都有这种有趣
自得
意态。
“相看两不厌”本身挺好,但如果只是让对方与自己结成联盟以回避或贬低外在世界,则会带来问题。以
自己
经验来看,每到
个新
环境,往往就会出现
个人告诉
这里多
污浊,像
和他这样清高
人已经不多
,所以
们应该当朋友,而且应该对别人留点心眼。年轻
时候听到这样
话
挺激动,现在却避之不及。这大概是因为
听到
那喀索斯(Narcissus)
故事。
那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Cephisus)和水泽神女利里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