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因缘故事。
北壁上段画七佛和弥勒菩萨说法图共八铺,每铺下方都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形象虽小,表情动作各有特点,有穿汉族服装,有穿少数民族服装。从所署姓名看,这些供养人有鲜卑人,还有粟特人。从发愿文可知,这些说法图是在年时间内先后画成,整窟造像也在大统四、五年时期完成。北壁下方与南壁相对四个禅窟,圆拱门上龛楣内饰以双鹦鹉、双凤、双鸽、双孔雀;龛楣外沿饰以火焰;龛楣之间,穿插着山峦树木,千佛和菩萨,下层为药叉。东、南、北三壁,各有侧重地展现佛教相关内容,共同呈现第285窟主题。[3]
窟顶是道家神像与佛教天人图像相融合区域。倒斗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四披壁画象征天地宇宙,上端周有华美垂帐悬铃装饰,类似古代帝王出行华盖。上部在粉白底色上画传统神话诸神(伏羲、女娲、雷神、礔电、飞廉、朱雀、三皇、乌获、开明、羽人等),以及佛教飞天。众神仙和飞天或腾跃翱翔,或昂首奔驰于飘浮着天花和流云天空中,以示“天”。“天空”天花飞旋、流云飘动,增加满壁风动效果。四披下部绕窟周画山峦林木,飞禽走兽,山林间有草庐禅僧三十五身在寂静地禅修,以示“地”。山林中有刺杀野猪、追捕野羊、野牛奔驰、饿虎嚎叫等动乱喧嚣情景。禅僧们裹衣端坐,闭目沉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修炼已到“形如枯木,心如死灰”境界。四披“天”动与“地”静形成鲜明对比。
此窟窟型、彩塑、壁画都与禅修有关,似意在表明禅修就包括戒定慧。彩塑和壁画人物造型和绘画技法有两种风格。种为西壁壁画,底色涂土红,菩萨等人物身体裸露较多,肌肤以凹凸法晕染,线条是遒劲挺拔铁线描。另种为窟顶和南、北、东三壁壁画以及彩塑,其特点是人物身材修长,相貌清瘦,眉目疏朗,面带笑容,神情潇洒,佛和菩萨身穿汉式褒衣博带服装。人物面部使用中原传统面颊涂红色晕染法,表现立体感。壁画以白粉为底色,上敷朱、紫、青、绿等色,色调清新明快,线描运笔疾速飘举、遒劲潇洒。此窟保存完整,规模可观,内容丰富,技艺精熟。[4]
第285窟内容极其丰富,壁画内容有尊像画,释迦牟尼本生、因缘故事画,有中国本土传统神仙,有早期无量寿佛信仰,有供养人和发愿文纪年题记、图案画,有窟顶、小禅室龛楣状图案画。在绘画方面有两种风格人物画、早期山水画、建筑画,建筑画包括中国式建筑和草庐。又如军事打仗、马铠装备、两裆甲,施刑,乐器,动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