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
冉有还有支三百人独立步兵,都是武城人,用长矛做武器。武城是季氏势力范围,孔门弟子高柴以前当过武城宰,现在当武城宰是另个弟子,言偃(字子游),所以孔门师徒对武城影响很大,这里人对冉有也很忠心。本来跟打仗无关青年农民,这时也有点动心。因为冉有、言偃这些人都是平民出身,但能改变命运出人头地,这是榜样力量。
孟孙、叔孙两家武装联合构成右军,由孟懿子儿子孟彘担任主帅,他这时还没到20岁成人年龄,被称为“孟孺子”。孟家虽然同意参战,但心里还在迟疑观望,集结时间比季氏左军晚五天。左右两军都是接近万人规模,当时制度就是“万人为军”。
鲁国人尚左,就是以左边为尊贵。所以冉有既是左军统帅,也是两个军总指挥。鲁君和三桓族长都没有出战。
左右两军主帅都乘坐战车,为主帅驾车驭手、担任卫士车右,也要是出类拔萃人物。冉有车右就是他同学樊迟(字子须)。樊迟这时36岁,口才好,经常有些出格想法。
樊迟长得瘦弱,季康子看见,说:“子须当车右也太弱点吧?”因为车右从来都是选身强力壮人。冉有说:“他打仗肯拼命呢。”关键时刻,他更信任老同学。
给右军统帅孟孺子驾车叫颜羽,他很可能是孔子母亲家封主,陬邑属于孟孙家势力范围,所以颜氏人要作为孟氏武装参战。
都城里老弱也调集起来,集结在国君宫殿外面,预备着城外旦战败,敌人冲进来时保卫国君,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鲁哀公位堂兄,公叔务人(鲁昭公儿子),也带着个少年娈童去参战——那时同性恋风气已经介绍过。马车驶过国君宫外,他看到那些担负起战士职能老弱百姓,感动得流泪,说:本来就捐税多,劳役繁重,老百姓还要为国家做这些,要是治国卿大夫没才智,士人不肯为国而死,怎对得起老百姓呢?话已经说出来,就不会辱没自己!
《左传》里这段记载,颇有点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俄国贵族青年们告别莫斯科或彼得堡文艺沙龙,投身抗击拿破仑卫国战争……它虽然和齐鲁之战好像时间、空间距离太远,但都是贵族社会晚期,上流社会小圈子年轻人走向战场心路。甚至欧洲近代启蒙主义、人道主义些萌芽,在孔子时代也零星出现。拿破仑战争那样席卷全欧洲、洗荡旧阶级大战争,中国历史类似是秦统战争和灭亡秦国大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它们虽然远比欧洲大g,m时代粗朴瓠陋,但这两千年时差本身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