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被戏称为“牛奶掠夺者”)因为取消为7岁以上学童免费供应牛奶而声名狼藉。人们对此表达不满,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事件随后慢慢平息,而随着牛奶中脂肪含量
减少,销量下滑,学校补贴
削减,牛奶变得越来越不走俏。
牛奶是种营养丰富
食物,它是蛋白质(含3%
蛋白)和能量
优质来源,含有2%~3%
脂肪,其中大部分是饱和脂肪,还有钙等营养元素。
在小时候,牛奶被认为是最天然最有营养
食物,对儿童
生长发育来说很关键。读小学
时候,就算在炎热
天气牛奶稍稍有些变质,老师也会确保每个学生都把它喝得
滴不剩。母亲
乳汁是
们在人世间咽下
第
口食物,也是大多数人1岁前
主食,那
乳品肯定对健康有益吧?不过当人们慢慢认识到人
乳汁和牛奶
成分不同,而人们喝牛奶
历史也只有六千年时,人们
态度悄然改变。越来越多
牛奶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情况见诸报端,人们也不再迷信牛奶
健康功效。对食物中脂肪危害
报道使牛奶越发不受欢迎:牛奶渐渐被其他
些植物蛋白,比如豆浆和新兴
杏仁奶取代。
不再喝牛奶是不是明智之举呢?
20世纪80年代,当乳制品工业受z.府大力支持之时,
项名为“中国健康报告”
流行病学研究,比较
十年前搜集
中国各县50多种疾病
发病率与80年代
数据。[196]项目负责人坎贝尔博士指出,牛奶和高血压发病率有着显著
相关性,他进
步得出结论,为
自身健康,
们应该避免掉入利益相关者
宣传陷阱,远离乳制品。
不过报告中没有说明是65个县中有62个县
居民根本不喝牛奶,而另外3个食用乳制品同时有较高
高血压发病率
县情况比较特殊。这3个县都位于中国北方,靠近内蒙古自治区和哈萨克斯坦,当地
气候、生活和饮食习惯和其他地区差别很大。这再
次表明由此类相似
观察性研究得出
结论中存在
问题——相关性往往站不住脚,而
们之前对风险因子
认识往往是基于此种结论之上
。牛奶和高血压发病率
相关性同样有可能是由体重增加,高盐饮食或者蔬菜摄入过少,甚至北方食用乳制品
人口基因组成不同而引起
。
该研究收集大量
数据,从中可以找出几千种不同饮食成分与疾病
相关性。考虑到
们
般认为研究结论有5%
错误率,其中
些相关性很可能只是由偶然因素造成
。坎贝尔指出牛奶可能对健康有害
另
个依据是用大剂量来自牛奶中
干酪蛋白喂养动物,会引发肝癌。而研究人员后来发现,用非动物蛋白重复该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