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发育不良。两个男人当然可能满足彼此情感、理智及精神上需求,但和头山羊关系却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因此,如果你认为婚姻制度目是促进人类福祉(世俗主义正是这认为),那根本不可能问出这种荒谬问题。这种荒谬问题,只有把婚姻视为某种神奇仪式人才想得出来。
那,父女恋又怎说呢?既然双方都是人,还有什理由反对呢?然而诸多心理学研究指出,这种关系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且无法挽回伤害,并且会反映及加剧父亲破坏性倾向。进化结果显示,智人心智很难让浪漫关系与亲子关系携手共存。所以,们也不用等上帝或《圣经》告诉们不该乱伦,读读相关心理学研究就知道。
世俗主义之所以看重科学真相,深层原因正在于此。其重点不在于满足好奇心,而是要解怎样最大程度减少世界痛苦。如果少科学研究照亮路途,们同情通常也是盲目。
重视真相、重视同情,带出世俗主义所看重第三点:平等(equality)。虽然说对在政治和经济上该不该人人平等还有不同意见,但世俗主义基本上都会质疑所有预设阶级制度。不论受苦人身份为何,痛苦就是痛苦;不论发现知识人身份为何,知识就是知识。硬要说某个国家、阶级、性别经历或发现就是高人等,很有可能会让人变得既冷酷又无知。世俗主义者当然也会为自身民族、国家和文化独特而感到自豪,但他们知道,“独特”并不等于“优越”,所以除觉得该对自己民族和国家尽份特殊义务,也会认为自己该对全人类负起些责任。
如果没有思考、调查及实验自由(freedom),们就不可能寻求真相,走出痛苦。因此,世俗主义珍惜自由,不会把至高权威加诸任何特定文本、机构或领导者,让他们判断什是真实,什是正确。人类应该永远能够自由地提出质疑、再次检查、听取不同意见,并尝试不同道路。世俗主义推崇伽利略,因为他敢于质疑地球是否真动不动地居于宇宙中心;世俗主义推崇在1789年冲进巴士底狱平民大众,因为他们击倒路易十六专制政权;世俗主义推崇罗莎·帕克斯(RosaParks),因为她有勇气坐在公交车白人保留席上。
对抗偏见及压迫政权,需要很大勇气(courage),但要承认自己无知,并走进未知领域,则需要更大勇气。世俗主义教育告诉们,如果自己不知道某件事,就应该勇敢承认自己无知,并积极寻找新证据。就算们觉得自己已经略知二,也不该害怕质疑自己想法,并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