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不应该这样,”她轻声细语地说着每个字,“但现在们没有自己家,所以只能这样,这就是们生活。”
[1]Grouphome,除寄养家庭之外,团体家庭是针对少儿进行家外安置另种模式。团体家庭人数通常不超过六人,其中至少名会是二十四小时常驻专业照顾人员。
注释
1.这做是为让房客无缝接轨、让公寓不会有任何空档。
2.并没有亲眼目睹这事件,而是事后根据与阿琳、克里斯特尔、谢伦娜谈话重建现场。
3.近期项研究显示,青少年在长大离开寄养家庭后,有1/3到半数人在二十六岁前有过无家可归经历。AmyDworsky,LauraNapolitano,andMarkCourtney,“HomelessnessDuringtheTransitionfromFosterCaretoAdulthood,”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103(2013):S318-23.
4.在日常谈话中,拖车营或旧城区居民总是会儿说自己没有朋友,会儿说自己有很多朋友;会儿说自己身边都是至亲,会儿又说自己跟他们很是疏离。心情剧烈变化使他们对社会关系和人情网络描述变得极不稳定:前天是万里无云,翌日却又倾盆大雨。开始辩证地看待他们言辞;将它们视作主观意见,而非客观证据。换句话说,不会凭借他们所言来判定其社会关系真实面貌。遇到困难地方不仅在于如何判断某个居民与他人是否真有交情,还在于如何去问出别人为他做什、而他又做什去报答人家。付出会提升人自价值,而收取则会降低自价值。在救世军处舀汤给有需要人和拿碗去接别人赠予汤,二者带来感觉完全不同。不难想象,人有可能会高估他们付出,并低估他们获得。民族志给机会去验证什是“说套,做套”。驱逐则提供个特殊情境,让们可以把他们口中自己从亲友那里得到帮助和他们实际获得好处进行对照。被驱逐经验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变熟悉,还可以考验人与人之间感情深浅与否,以及承诺执行度。们“肉眼”观察不到许多真相,都会在驱逐情境下浮上台面。MatthewDesmond,“DisposableTiesandtheUrbanPoor,”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17(2012):1295-335.
5.CarolStack,Al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