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臣子力可尽,报上之德要难穷。
徽宗可能下子就从诗句中读出邓肃讽刺,但他这次可不觉得有趣。邓肃很快就被逐出京,贬回故里。[26]
徽宗将诗引
徽宗还应和下面第二首诗:
太师以被赐暹字韵诗,前后凡三次进和,盖欲示其韵愈严而愈工耳。复以前韵又赐太师:
天位迎阳转斗南,[19]千官山立尽恭严。
共欣奠玉烟初达,争奉回銮日已暹。
归问雪中谁咏絮,[20]冥搜花底自巡檐。
午阶南,大辇鸾鸣羽卫严。
玉轸乍回黄道稳,金乌初上白云迟。
五门晓吹开旗尾,万骑花光入帽檐。
已见神光昭感格,鹤书恩下万邦沾。
徽宗又赐诗:
礼成却喜歌盈尺,端为来趋万宇沾。[21]
诗词不仅在朝廷流行,那些希望被提拔为朝官人有时也会写诗,他们通常要竭力赞颂皇帝、朝廷以及世上万物运转正常祥瑞。当然,并不是只有中国用优美言辞来称颂统治者,古罗马帝国及其东西方继承者都将颂文视为种艺术形式。[22]在中国,这传统可追溯到最早存世文献,因为《诗经》中就有很多称颂统治者和皇帝祖先诗歌。汉唐时期赞美诗主题之就是歌颂国家昌盛和皇帝圣明。朝廷大臣对皇帝诗进行答和时,他们对至高无上君主赞颂以及皇帝对这些赞颂回应构成“宫廷想象空间”核心[23]。同时,诗人们也在不断地将自己打造为忠实、敬畏臣民形象。
在中国,并非所有颂词都是简单奉承,在充满溢美之词诗词中委婉地进行批评,也是种传统做法。[24]蔡京或王安中是否写过让徽宗对某件事情三思而行诗呢?读过最接近这种意图诗,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写给徽宗。蔡攸离开京城去参加燕京战役时,他父亲蔡京并不赞成这次战役,因此为他写首诗,批评放弃宋辽长期盟约决定。这首诗最后被徽宗看到,据说徽宗建议对诗句稍作改动,但对其中隐含批评未置词。[25]
至少有次,有组诗直言不讳地对徽宗提出批评。太学生邓肃写十首绝句和篇长序,批评花石纲。当时,花石纲搜刮物资运往艮岳做法已激起很多批评。下面是组诗中第三首:
守令讲求争效忠,誓将花石扫地空。
清庙斋幄,常有诗赐太师,已曾和进。禋祀礼成,以目击之事,依前韵再进。今亦用元韵复赐太师,非特以此相困,盖清时君臣赓载,亦时盛事耳。
灵鼓黄麾道指南,紫坛苍璧示凝严。
联翩玉羽层霄下,烜赫神光爱景暹。
为喜銮舆回凤阙,故留芝盖出虬檐。
礼天要作斯民福,解雨今当万物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