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打算再等群臣拿主意,直接下达圣旨,前后只用不到刻钟,群臣猝不及防,不等他们提出反对,“议政”已经结束。
第道旨意:以太后名义发布懿旨,宣布大楚宝玺暂作改变,由另枚皇帝印玺代替。但是那枚独无二宝玺还是得找回来,这不仅事关大楚朝廷颜面,在许多人眼里还预示着当今皇帝位置能否长久。
第二道旨意:右巡御史申明志守宰相之职,留卫京城,大事小情都要请示宫中太后。这是项临时任命,也是对申明志考验,只有通过之后,才能由“守”变作“任”。
第三道旨意:中掌玺刘介升任中司监,中常侍杨奉接任中掌玺,但是在职责上做点改变,杨奉不仅掌管皇帝印玺,同时兼管太后之印。
不少大臣反应过来,这意味着皇帝离京之后,真正掌权不是守宰相申明志,也不是太后,而是名太监!
为太庙告祖、宣布皇帝回归,礼部和宗正府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告祖、祭天、拜地、召见群臣、大赦天下……整套程序要从早持续到晚,韩孺子砍掉多半环节,只有个时辰就宣告礼毕,他又是大楚皇帝。
右巡御史申明志被指定为群臣带头人,这意味着他将继任宰相之职。
可皇帝想御驾亲征,却遇到不少阻力,在勤政殿里,数十名大臣轮番上阵,劝说皇帝三思而后行,理由非常充分:朝廷未稳,皇帝此时离京,会带来更大不稳,即使顺利消灭上官盛,也是得不偿失。
大臣似乎非常在意皇帝安危,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纷纷请战,愿意代替皇帝去剿灭叛贼。
韩孺子史书上见过类似记载,而且不少,每次皇帝想要做点出格事情,大臣都会全力反对,不只是出征,还有巡狩、修建新宫、改变旧法等等,很难说大臣们真实想法是什,忠诚之余或许也有算计:既能表露对皇帝关怀,又能建立名声,而且成本极低,只是磕头与痛哭。
又有人想要磕头反对,韩孺子不给他们机会,立刻下达第四道旨
只有武帝是个例外,在他中年之后,公开反对声音越来越少,直至于无,桓帝登基之后,这种做法又恢复,无论大臣们对皇帝多不在意,该劝还是得劝。
韩孺子这回坐在宝座上,倾听大臣们讲述御驾出征诸多不妥之处。
又花费个多时辰,午时已过,有大臣肚子开始咕咕叫,韩孺子宣布:“朕意已决,众爱卿无需再劝。”
劝说又持续小会,终于停止,大臣们行为将会被记载在史册中,后人不能指责他们不忠,这就够。
但劝说并非浪费时间,韩孺子倾听每条反对理由,有些确是他事先没想到,可以及时堵住漏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