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率领北军主力返京林昆升、房大业等人,功劳更低,甚至不如许多躲在家中两边观望大臣,奏章里说他们“朝闻命群起响应”。
杨奉全都批复同意,甚至建议给两位御史再增加些封赏。
韩孺子真想把将杨奉从京城揪过来,问问他这究竟是怎回事,明明是“论功行赏”,最后怎变成“按官职给赏”?太傅崔宏就因为品级最高,所以祸乱京城罪过被笔勾销,同玄殿前拥戴之功却被大书特书,不仅本人被封为大将军,连儿子崔腾都被封侯。
崔腾立功不小,可还不到封侯地步,而且这次封侯与他本人无关,完全是承袭父恩,韩孺子不想这快就抬举他。
韩孺子推开奏章,气愤难平,他明白杨奉用意:眼下天下未平,不宜多树强敌,反而要安抚朝中大臣,让他们心无怨恨与恐惧。
跟往常样,韩孺子早早起床,浏览从京城送来大量奏章,从中发现点门道。
东海王说得没错,皇帝在某些地方可以随心所欲,在另些地方却是寸步难行。
皇帝根本没提要求,甚至连暗示都没有,从宫里到朝廷已经开始主动满足他种种需求,这里挖座池塘,那里建座消夏离宫,建议册封皇帝生母为第二位太后奏章越来越多,宫里甚至开始为皇帝选妃子,相关部司不仅同意,而且全力配合,没有半点推诿。
杨奉在选妃奏章上批复是“事不宜迟”。
如果韩孺子甘心住在宫里,醉心于种种享受,那他会过得非常舒服,唯问题是,帝位可能不稳。
静坐片刻,韩孺子变得心平气和,思来想去,杨奉做法其实是眼下唯选择,既然如此,何必表现得心不甘情不愿呢?不如笑脸相迎,还能让安抚效果更好些。
他又拿起剩下奏章,有份奏章不是副本,也没有批阅,来自随行户部侍郎刘择芹,他动
韩孺子轻叹声,猛然惊,自己重夺帝位才多久,竟然就已心生倦怠?
他接着阅读剩下奏章副本,内容更加无聊,却能体现朝廷真正运作方式,多半与*员任免升降有关,还有大量封赏,过去段时间里发生事情比较多,确需要论功行赏。
他越看越怒,反复无常两位御史居然立第等功,在奏章里,他们是支持皇帝复位首倡者与执行者,以后史书里可能也会这记载。
与皇帝出生入死南、北军将士获得大量奖赏,以金银、布帛、土地为主,升迁者却寥寥无几,柴悦率军及时赶到,但是没有参加战斗,只有追捕之功,实授北军军正。
柴悦之前军正之职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得到正式承认,对于名军中履历不深年轻将军来说,这算是步登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