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盗策,这三人都写,赖冰文被兵部评为等,朕也以为如此。这些疏策就是你送来。”
“微臣只看格式是否合乎规范、文字是否有错漏,对内容不甚上心。”
中书省掌管公文来往,该记记、该忘忘,这也是种本事,至于皇帝信不信,就是另回事。
韩孺子笑道:“对这位赖冰文,你怎看?”
“武帝后期四海晏平,外无强敌,内无大盗,赖都尉在那时选择投笔从戎,必有特殊原因,微臣建议陛下先查清楚。”
“第位,狄开,南越郡水军都尉,为将多年,今年五十有三,颇通水战,曾与海盗三战,每战皆胜,先后斩首总共百六十七级,获船十七艘。你觉得怎样?”
南直劲稍沉吟,“那上面有说俘虏多少?”
“没有。”
“地方上不会少录此项,没有提及,那就是没有俘虏,这或者说明海盗顽抗,不愿投降,或者说明这位狄将军嗜杀。”
“嗯,第二位,燕朋师,来自东海国,二十有五,步军都尉,曾参与几个月前平乱之战,独率船,入海数百里,击破敌舟二十几艘,杀敌三百余人,俘虏百七十四人,现任督造将军,监督东海国造船,前日奉旨进京。”
更糊涂,皇帝正在看桌上字排开三份文书,看上去可不像是在开玩笑。
“微臣……”
“嗯?朕还没说这三位将军是谁,你就有想法?”
“微臣不懂行伍之事,不敢妄言。”
“那你懂什?擅长什?”
“你既然记得赖冰文这个人,不记得他当时为何弃文从武、远离京城吗?”
“微臣不记得,微臣天性喜静,平时不爱与人交往,对朝中大
“燕朋师……与东海国相燕康有关系吧?”
“父子。”
“孤军深入,其功缺少友军佐证,亲父荐子,难免夸大其辞,微臣以为该做更多调查。”
“好。第三位,赖冰文,三十八岁,原齐国、现临淄国都尉,叛乱之时,以三百人独守临海座军镇,退敌十五次,令海盗不得登陆,只能绕行它处,这上面说他曾是文臣,武帝时投笔从戎,迄今十四年。”
“微臣记得此人,赖都尉想必写过疏策吧?”
“微臣……比较擅长找错字。”
“你就凭这个当上中书舍人?朕要找中书监、中书令问问,他们天天都在忙些什?”
谦虚是不行,南直劲只得道:“中书省乃奏章上传下达枢纽,微臣与其他同僚样,熟悉各类公文,能够迅速挑出问题,或退回、或修改,保证送至陛下与宰相面前公文合乎规范。”
“嗯,这才像个样子。你就从中书舍人角度给朕参谋下。”
“是,陛下。”南直劲发现还是老老实实地顺着皇帝心意说话为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