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芳答道:“恭亲王位高权重,无法走开。”“那李鸿章中堂大人可以主持议和,贵国怎不派他来?”伍廷芳随之反问:“今天是和您闲谈,那顺便问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自然能够听出伍廷芳弦外之音,回答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中堂前来,国自然乐意接待,但还是符合国际惯例,必须拥有全权。”
就在这次谈话前后,日军取得威海卫战役胜利,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z.府失去与日本人讨价还价最后筹码,没有别办法,只好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李鸿章哪里想当这个议和大臣呢?无奈李鸿章只好通过驻英公使龚照瑗,向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透露自己委曲,并请金伯利从中斡旋。李鸿章表示自己很不愿意承担与日本谈判这费力不讨好任务,认为日本不应该拒绝张荫桓,因为此人曾任驻美公使,有很丰富外交经验。金伯利劝慰李鸿章说:“日本自然要求中国全权大臣是个名位显赫人物。在看来,为中国利益,无论如何李中堂都应承担此项任务。虽然这可能是项相当艰巨任务,也同情你勉为其难,但相信你愿意为自己国家做出这样项重要贡献。”
1895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此时,日本人再次向清z.府表示,如果要和谈,不仅要清z.府赔款和承认朝鲜独立,而且要求割地!慈禧气急败坏,借口肝气发作,对于议和事,不愿表态,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进京次日,光绪帝在乾清宫召见李鸿章并诸大臣,围绕是否割地问题,朝廷意见不,乱作团。翁同龢依旧信誓旦旦地空谈,宁愿赔偿绝不割地。恭亲王奕䜣为首干大臣则认为,如果不答应割地,日本人恐怕不会与清廷议和。现在形势危急,日本军队锋芒已指向北京,为保京师无恙,只能顺从日本人心愿。
满朝大臣,片义愤填膺,但具体到如何解决问题,个个束手无策,并且,谁都不愿意背上遗臭万年罪名,去接这个烫手山芋。李鸿章自然也不愿意。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卖国贼”滋味,所以,他定要得到清z.府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并且,李鸿章知道向来以“清流”著称翁同龢以后肯定会说风凉话,把恶果归罪于他,于是在朝上要求与翁同龢和起去日本。翁同龢哪里肯接这个要命差事呢,他慌忙闪避:“如果办过洋务,肯定不会推辞。而在这方面是个生手,此事责任重大,干不。”
去日本之前,李鸿章为寻求支持,确切解各国列强态度,再次奔走于各国使馆。只可惜此时各国要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