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死,以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示二,以备不虞。
余若长逝,灵柩自以由运河搬回江南归湘为便。沿途谢绝切,概不收礼,但水陆略求兵勇护送而已。
余历年奏折,抄毕后存之家中,留予子孙观览,不可发刻送人,以其间可存者绝少。所作古文,尤不可发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壮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刻出适以彰其陋耳。如有知旧劝刻余集者,婉言谢之可也。切嘱切嘱。
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将欲造福,先去忮心;将欲立品,先去求心。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功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尔辈以后居家,要痛改衙门奢侈之习,力崇勤俭之德。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孝养之道多疏,后来辗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九弟扶助之力。身殁之后,尔等当视叔如父,视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诸弟渐老,余此生不审能否相见,尔辈若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亦足为弥缝缺憾耳。
1870年7月8日,曾国藩抵达天津。那段时间,因为教案爆发,这座城市就像发高烧样群情激愤。曾国藩到来,似乎更加剧地表温度。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曾国藩将会怎样处理这件棘手事情。些人对于曾国藩寄予厚望,些人依旧是怀疑,而更多人则是麻木不仁、幸灾乐祸。这个滨海新城市在长时间与洋人打交道时所吃哑巴亏,几乎让每个人对于朝廷感到悲观失望。人们都用种陌生眼光看着这个传奇性直隶总督。当曾国藩从轿子中走出,缓缓地踱着八字步迈入通商大臣府时候,在府外,围观者人山人海。当地很多平民和士绅都试图跟曾国藩见面,借以表达自己看法。曾国藩接见他们,耐心地聆听他们阐述。当年那个身材修长喜着紫衫儒雅青年,如今已高颧突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