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还处于向朝廷请示阶段,并没有真正地付诸实施。现在,曾国藩觉得此事复杂性远远超过他
预料。那些朝廷
遗老遗少们,可以毫不吃力地表达自己
立场,可以堂而皇之地说着大话以及缝隙很大
官话,但结果呢,所有
责任都不在他们身上,背负这
切
,只有自己濒临腐朽
身躯。作为当事者,曾国藩当然力求
个结果,这个结果,不仅仅是本方能够接受,对方同样也要接受。但在如此国力之下,奢望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如果事情不能得到解决,吃亏
只能是自己
国家和人民。曾国藩决定豁出去
,不管怎样,尽人事,听天命,他要全力避免这场战争
爆发,哪怕是委曲求全,也不能让这场战争打起来。
值得提
是,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
过程中,
直与李鸿章保持着热线联系。在曾国藩看来,李鸿章对于外事相对熟悉,有经验;而且胆大心细,有谋略,有手段。曾国藩多次去信给李鸿章,向他咨询处理
方法。李鸿章告诉曾国藩,“洋人论势不论理”,对于法国人,退让得缓慢进行,不能退得太快。再
点就是,如果法国人铁心要打仗
话,也不要怕,法国毕竟是欧洲列强当中比较弱
,而且欧洲各国矛盾众多,可以有效地利用他们之间
矛盾。针对罗淑亚所提
要单方面惩治“天津教案主犯”
问题,李鸿章
意见是,不妨由中外大员
起审讯那些“罪犯”,如罗淑亚交不出证据,自然不太好定罪。然后,就可以将法国人拖住。李鸿章
意见,让困境中
曾国藩如获至宝。这时候
曾国藩也想不出什
好计策
,他没有照会法国人,只是尽量地等待观望,他开始考虑拖延
办法
。
在处理天津教案那
段时间里,曾国藩很多天都无法合眼。压力
倍增,使晚年
曾国藩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并且,由于连日
操劳,曾国藩
高血压病又犯
,呕吐不止,茶饭不进。更可怕
是,因为长时间休息不好,曾国藩又患上
严重
忧郁症,经常神经过敏,想得太多。赵烈文说他是用心太多招致心力不够,所以无法入眠。曾国藩故作轻松地说:睡不着觉更好,
生命就比别人多
倍时间。尽管在表面上故作轻松,但曾国藩还是知道自己力不从心。7月24日,曾国藩以身体不支为由,奏请朝廷另派大臣来天津协助查办教案。朝廷指示江苏巡抚丁日昌赶到天津,协助曾国藩办案。由于丁日昌
时赶不到,朝廷只得让工部尚书毛昶熙先去天津。8月1日,毛昶熙来到天津,会办教案,随行者还有侍讲吴元炳、员外郎刘锡鸿、总理衙门章京陈钦、恽祖贻四人。
丁日昌
8月2日,个好消息传来,早在7月19日,在欧洲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