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怀着快乐心情逐步将友善扩展到们爱人、亲友、陌生人、让们憎恶人以及切众生。
有人告诉:做善事后,如果只是把功德笼统地回向给“切众生”并不难,但如果具体联想到自己敌人,则很难心甘情愿地把功德也回向给他们。
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你心中“切众生”只是个名词,没有具体内容,或者至少不包括那些你不喜欢众生。正因为如此,们才强调发愿对境是逐步扩大。有偏见、有局限都不是大问题,关键是不自欺,不敷衍。
对自己友善并不是放纵自己,因为放纵只会让们越来越不尊重自己,而不能让们内心安乐。友善意味着以温和方式解自己,带着幽默感去观察自己傲慢、无知、冷酷、僵硬。这些东西虽然顽固,说到底不过是自心玩可笑把戏,你弄清这把戏背后玩法,就能逐渐不再被它迷惑。
通过对自己行为和感受观察,们会慢慢解到什样行为给自己带来快乐,什样行为造成痛苦。为让自己快乐,们将学会谨慎取舍身体和心行为。
在观察自己过程中,如果们足够诚实和专注,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们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自己和他人。们喜欢夸大内心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虽然这样做会加重自己痛苦,但们因为不想把心打开,不想原谅某个人,或者不想面对真相,而宁愿相信自己深受伤害。有时让自己心碎比宽恕要容易、痛快得多。
由于缺乏觉察,们不能看清事物状况,不能知自己真实感受,而使自己处于不必要伤痛、焦虑和混乱中。
即使出于善意,们说话、做事方式也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不过们总以自己发心好为理由忽视这种伤害。事实上,这样做只说明们并没有准备敞开心胸,在内心深处并不想要与他人交流。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最大僵局就是习惯性地封闭自己,排斥与外界交流,任何样东西都可能被用来搭建自他之间藩篱。是非对错、道德观、价值观、信仰都能成为拒绝交流好借口。你认为自己是对,是站在道德、正义边,所以有理由漠视对别人伤害。或者,你认为自己对生命、世界解更深刻、更透彻,因而很难向不信因果人表示应有开放和友善。
然而,大乘菩萨友善是无条件。们可以步步来推进这种友善,前提是把心打开,让所有们祈愿他(她)快乐众生都真正进到们心里。对们来说,“众生”不是个无关痛痒词汇,而是代表着在情感上能与们相通相连个个具体生命。
培养爱能力,如果你感觉从自己做起比较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