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这个人物,是说,真实生活里这个人物,本来就没有那满,那怎办?
没事儿,相信。你整个基调铺得挺好,语气特别朴实,比真实生活更真实。也就偶然露出点儿文艺腔。比如写姐姐脸从面粉扬起白色粉尘中浮现出来,看就是你自己词儿。
错。这话真是赵炼铜亲口说。这样表达方式,也不知道他是从哪本书里看来。最多就是调整下语序。真,有微信录音。
那也不行,听起来太假。邱离离摇摇头,坚决删掉这句。她还删掉赵炼铜抱怨上海梅雨天太难受屁股上长满湿疹句子,因为这个细节听起来有点儿硌硬人,影响人设。
都化名,还要什人设?不耐烦地敲两下桌子。
子里并没有那本。
那有什关系呢?反正这篇文章你用也是他化名。细节在合理范围里夸张是为更准确地传达出那种——精神。细节是魔鬼,你知道吗?它就藏在那里,你得把它拎出来。
知道她想拎什细节。可没接茬。
比方说,这个姐姐为什会失踪?那多暗示已经呼之欲出嘛。
这些都是赵炼铜原话,他也不知道赵迎春为什失踪。
这你就不懂。文章火,人就红,还在
不对,他知道,或者说潜意识里知道。赵秋生亲事给搅黄,那就是因为原本指望用嫁迎春彩礼钱娶媳妇啊。这种事情在农村很正常,他怎会不知道?赵迎春是要摆脱这样命运才逃走,也许是跟别人私奔,也许,甚至怀别人孩子。你猜猜她故事能引起多少“扶弟魔”共鸣?你猜有多少热心人会帮着把他姐姐找回来?
懂你意思,可也不能瞎编吧?
怎是瞎编呢——如果你不编,那来。
在邱离离语气里听出丝努力压制却没有压制住愤怒。依稀想起她家乡也是个偏僻小县城,她也有个许久没有联络弟弟。总是猜测她走条狭窄而曲折路才摸到大学门,路走,路扔下大堆别人不敢扔东西。
邱离离足足用两天,才押着改完稿子。她说很久没有发生过让她如此投入事情。她在稿子上做大堆审阅记号,找到十几个读者看会眼睛热细节,要好好改。集装箱里火锅聚餐要写得笑中带泪,观察点单客人要写出黑色喜剧调调,赵炼铜跟电瓶车关系可以参照下《骆驼祥子》,撞上树过程要写得含蓄克制、“戛然而止”那种,但是你能嚼得出淡淡辛酸。维权当然也是要维,邱离离说,但要处理得简洁有力,有理有据,前面拉满张弓,不能到这里就松弦,你说是不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