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氏祖坟真伪问题,他如此分析道:
“吊查新安新旧志书,俱载杨干院在歙县孝女乡漳端里,唐咸通二年建。而今寺不曾收入。志额及洪武丈量籍册与本寺奠基文簿备载今寺见产,并不曾开有罗秋隐墓。又查《新安文献志》,载有程丞相行状,明开女适罗鼐,亦不曾开有建寺守坟缘由。止有罗显宗谱并伊执出《程丞相碑记》开有罗秋隐葬在通德乡杨干寺后……备查各执书丹文簿,众执罗秋隐并无坟墓实迹。”
然后杨推官又质问道:
“杨干寺自唐迄宋已经三迁,罗秋隐死于唐末,纵葬杨干,未必在迁处所。且罗氏前朝代有显宦,传至近世,丁力富盛,既系远祖葬地,缘不递年摽祀?岂无故老相传?查自洪武至弘治,节次修盖法堂,与前殿相去不满四步,中果有坟,当必侵压,本家何无言论?”
他还去现场亲自勘查圈:
这本书留存至今版本,缺失第十四页。所以池州府到底怎审这个案子,已经没法知道。
们只能翻到第十五页,看看池州府审问结果如何。
这里有罗显留下篇自述:“不意*僧串通积年打点衙门铺户唐文魁,贿嘱官吏。至九月十五日,计延傍晚到所,不审邻佑,不详原案,不取服辨,非法夹打。”
可以想象,罗显面临着多绝望局面。
首先,这个开庭时间定在傍晚就很蹊跷。因为明代府城是有夜禁,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更三点就是现在八点左右,等你傍晚开庭时,老百姓早跑回家去——没人围观,才好方便做事。
“况既系古坟,必有显迹,今泥砖乱砌,内实黄土,长止三尺,高广尺余,中不容人之臂。若砖内加以板木、衣裘,止可容人之掌,岂类廓形?傍铺细碎石子,审是本寺阶路。且歙本山乡,纵使薄葬,焉无斗灰、片石粘砌?”
杨推官从文献、行为逻辑和坟墓形制三个角度,完全否定罗秋隐墓存在。
那现在那座
然后上头这位主审官,也不问证人,也不查卷宗,也不听辩解,直接掷下个结论,你不画押就打。
这都是些什结论?
要罗显承认行贿,给李廷纲等人每人50两白银来做伪证;还要罗显承认,罗氏祖坟是伪造,与杨干院无关。
罗显自然打死不从,要看供状。没想到杨推官直接买通几个书手小吏,每人两银子,直接把卷宗里邻居证词给改。所有“有坟”字样均改为“无坟”,真正做到滴水不漏。
要说这位杨推官,绝对是个老于案牍刀笔吏,他写篇长长判词,极为精彩,好似推理小说般。这段文字近乎白话,笔者就不翻译,特抄录如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