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总产量增长十六倍吗?
新帝国即将揭开序幕,治国当虑百年事,立国策当以百年为远景进行考量,而不能只看到五年、十年。林缚希望人口能出现大增长,但这个是有度,而不应不受限制。
林缚估计,收复北方之后,将两辽、西北、西南等地都纳入中枢治下,全国人口约计有九千万左右。百年内人口增长四倍,包括海外移民在内,人口增长到三亿到四亿之间,是可以忍受,也可能是有利。
百年之后,新政思维,新产业以及新学新技术发展,都将彻底扎下来根,民众生活水准有大幅提高,多生养习惯也就能克服,到那时候甚至有可能反过来还要鼓励生养。
但是,在百年之内,总人口增长十六倍,那就绝不能算什好事。
林缚没有明确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但已经埋下“余丁税”引子;在新兵役制里,余丁也是要先于独丁征入营伍;在新政里,林缚也有意维护长子继承宅田传统,有意消弱余丁经济、家庭及社会地位,说到底都是提前埋下引子。
林缚对后世在进入近代工业社会以后人口爆炸式增长,有着深刻印象。林缚就是想通过这些手段,在宏观层面上控制丁口,爆炸式,不受控制增长,但短时间里也不希望将丁口高增长率立即打下去。
在制定国策时,以百年为时间单位进行大局权衡,是相臣级人物所必须要具备素养。目前,林缚还只在刘师度身上看到点影子,也算是他此行海州最大惊喜。
但是很可惜,刘师度已经年过花甲,也是今年刚刚出任江淮宣抚使司,要等两三年将他调到中枢,再进行段时间观察,等到确定能用他出相时候,刘师度怕是都快有七十岁。林缚实在没有兴趣任用七十岁老头担任新帝国首相,故而年纪已经有六十三宋浮,也根本不在林缚相臣人选之列。
想到这个问题,林缚就头痛得很,没有合适相臣人选,在战事结束之后,想偷懒都不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