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吏治民生大有关系”。对民间宗教高压也有所减轻。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江西巡抚郝硕奏报,他破获起民间宗教案件,案中诸人,聚众吃斋念经,案情严重,建议皇帝严惩。郝硕本以为这篇汇报能得到皇帝嘉奖,没想到却被皇帝批评顿:“该抚既经查出,应将经忏等件烧毁,无令仍前吃斋念佛,使其改悔,不必过事追求,致滋烦扰。各省地方遇有此等案件,如果实系邪教传斋徒众及有违碍字句者,自应严行查办,灭绝根株;若止系愚民吃斋求福,诵习经卷,与邪教律办理,则又失之太过。所有案内人证即著概予省释,经卷等全行销毀。”从此之后,普通民间宗教案不再被当成重案,那些吃斋念佛善男信女们又可以自由活动,不免“人人感念皇上天恩”。
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起,皇帝核准死刑犯时直都从严把关,朱笔扫过之处,颗颗人头落地。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起,皇帝又回复到以前宽容、仁慈。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皇帝将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以来六千多名死刑犯都免死发落。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八千多名死刑犯免死。
放松法网同时,皇帝施恩手笔则更加宏大。乾隆末期财政并不十分宽裕,皇帝减免起税收来却并不心疼。乾隆五十五年,皇帝普免天下钱粮二千七百余万两;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普免八省钱粮;乾隆六十年(1795年),免各省当年地耗正粮千七百万两。真所谓“皇恩浩荡”,举国称庆。
当然,对百姓温和太阳,照在*员身上也样和煦。对于晚年出现些贪污*员,乾隆经常拖着不惩,或者以“不为已甚”为辞,加以宽纵。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月,内外文武大臣中竟有多人连续被革职、革任十余次而后却仍然留任原职者。(《清高宗实录》)
朝鲜使臣描述晚年乾隆政风变化时说:
皇帝近年颇倦,为政多涉于柔巽,处事每患于优游;恩或多滥,罚必从轻;多滥故启幸进之门,罚轻故成冒犯之习。文武恬戏,法纲解弛,有识者颇以为忧。(《朝鲜李朝实录》)
虽然没来过中国,黑格尔对中国式专制政治却有着深刻理解。他说,在中国,皇帝应该是整个帝国“那个不断行动、永远警醒和自然活泼‘灵魂’”。“假如皇帝个性竟不是上述那流——就是,彻底地道德、辛勤、既不失掉他威仪而又充满精力——那,切都将废弛,z.府全部解体,变成麻木不仁状态。”
这段话几乎是对乾隆晚年政局字不差描述。专制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