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睬他
弦外之音,只等待尼摩船长说下去。
“教授先生,”他对说道,“生物学家
简单推理导致
发现
这条通道,而且只有
个人知道。
曾发现,红海和地中海有些鱼种完全
样,如鼬鳚、松鱼、鱾鱼、狼卢、银汉鱼、飞鱼等。事实不容置疑,
便寻思这两海之间是不是有沟通
可能。如果有通道存在,地下海水势必从红海流向地中海,因为红海水位比地中海高。于是
在苏伊士附近捕捉
大量
鱼,在鱼尾上装
铜环,然后把鱼放生海里。过
几个月,
在叙利亚沿岸捕获
几条带铜环标记
鱼。两海通道昭然若揭。于是
同鹦鹉螺号
起寻找通道,终于找到
,并冒险通过,不久,教授先生,您也将穿越
阿拉伯地下水道。”
“是,有
条地下通道,
命名为‘阿拉伯地下水道’。地道始于苏伊士城,直通培琉喜阿姆湾〔18〕。”
〔18〕培琉喜阿姆湾,古埃及地名,今塞得港附近。
“这说地峡只是流沙构成
?”
“流沙层相当深。直到五十米深处才有坚硬岩石层。
“这条通道是您碰巧发现?”
问道,心里越来越莫名其妙
。
“真吗?”
“是真,船长,自从
上
您
船以来,
不得不养成
种习惯,对
切东西都不大惊小怪。”
“那这次何来吃惊呀?”
“对鹦鹉螺号可怕
速度感到吃惊,如果后天要到达地中海,您就必须沿着非洲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突飞猛进才行!”
“谁告诉您要环非洲航行,教授先生?谁说绕道好望角!”
“碰巧加推理,教授先生,甚至可以说,推理多于碰巧。”
“船长,姑妄听之,但耳朵不肯接受。”
“啊,先生!历来就有充耳不闻人。这条通道不仅存在,而且
已经利用
好几次。若无这种经验,
今天岂能来冒险钻红海这个死胡同。”
“恕冒昧,敢问您是如何发现这条通道
?”
“先生,”船长答道,“彼此不再分离人之间不存在任何秘密。”
“除非鹦鹉螺号能陆地行舟,除非它能从地峡下面钻过去……”
“就是从地峡下面过去,阿罗纳克斯先生。”
“从下面……”
“没错,”尼摩船长沉稳地回答,“长期以来,大自然就在这狭长地峡下面做好
人类如今正在其地表上做着
文章。”
“什!有通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