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宋、爪哇地方进口纱线和布料以补充国内生产。非洲商人以相似
方式,把棉纺织品贩卖到距离遥远
地区。例如,他们用马里布料交换沙漠地区游牧民
盐。奥斯曼帝国棉纺织品已经到达
遥远
西欧,而在13世纪,日本也已经开始进口棉产品。29
印度处在这个越来越全球化贸易
中心区域,与罗马帝国、东南亚、中国、阿拉伯世界、北非、东非地区都有贸易往来。印度棉纺织品借助人背和牛运穿梭于南亚地区,它们乘着阿拉伯三角帆船越过重洋,驮载在骆驼背上穿越阿拉伯大沙漠抵达阿勒颇,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来到开罗棉纺织品市场,填满戎克船
底舱来到爪哇。早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已经卖到
埃及,商人把印度棉纺织品带到红海和波斯湾沿岸
各个港口。希腊商人随后将这些印度纺织品从埃及和波斯贩运到欧洲。最后,罗马商人也参与
进来,使得棉纺织品成为
种令帝国精英垂涎
奢侈品。在整个非洲东部,印度棉纺织品也十分重要。直到19世纪,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印度
直都是主要
棉纺织品供应地,古吉拉特商人和其他商人运输
大批量
布料。1647年,
位奥斯曼*员抱怨道:“有太多
财富用来购买印度商品……世界
财富聚集在印度。”30
印度布料也向东销售到亚洲其他地区。在古代,商人就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出售印度棉纺织品。大量印度棉布也运往东南亚地区,供当地上层人士着装使用。据估计,在16世纪初,马六甲每年要从古吉拉特邦、科罗曼德尔和孟加拉等地进口满满15艘货船
棉纺织品。印度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1503年左右,意大利商人卢多维可‧德‧瓦特玛(LodovicodeVarthema)对古吉拉特
港口城镇坎贝这样评论道:“这个城市为波斯、鞑靼、土耳其、叙利亚、巴巴利海岸、福地阿拉伯、非洲、埃塞俄比亚、印度以及诸多有人居住
岛屿提供丝绸及棉产品。”梵文中关于棉纺织品
词汇karpasi进入
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亚美尼亚语、马来语、维吾尔语、蒙古语和汉语。甚至某些特定织物
名称变成
全球通用
名称,例如轧光印花布和细白布(jackonet)就是印度语言中
些术语
变体,最后在世界范围内用来形容某种特定
风格。实际上,17世纪初,印度棉纺织品就已经成为
历史学家贝弗利·勒米尔(BeverlyLemire)所说
“第
种全球性消费品”。31
随着需求增加,棉花试探地迈出
走出家庭
第
步。在公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