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不再按时送达,晚个两三天已成常态,顺序颠倒,不分轻重缓急,偶尔还会有丢失,不是落在驿站,就是遗落在部司,追究起来,全是推委,谁做事谁担责,皇帝任命新*员只好请罪。
皇帝仍不屈服,奏章混乱,他干脆不做批复,有想法之后,直接下达圣旨,驿站不可靠,就派宿卫军甚至身边太监将圣旨送往京城宰相府,盯着宰相发布下去。
卓如鹤总算尽忠职守,他没有完全站在大臣边,虽然不停地上书请辞,并且言辞恳切地请求皇帝以天下为重,稍退步,但是没像其他大臣那样懈怠,只要是圣旨,都会照行无误。
大雪纷飞季节,皇帝与大臣斗得热火朝天,“战场”逐渐扩张,最先加入是群读书人。
读书人也发生分裂,派支持皇帝,派支持大臣,或是当众辩论,或是书信往来,各持己见,些人甚至因此断交。
皇帝在洛阳待就是几个月,新年在即,仍不肯起驾回京,反而热衷于发布圣旨,道接着道,任命大批新*员,同时不停地召见留守京城重臣,每次只见位,除宰相,三品以上实权大臣,几乎都被叫到。
皇帝应对之策由此变得清晰。
挨个召见大臣,是为分化朝廷,这招确有效果,同在京城时候,大臣们十分团结,旦分处两城,中间隔着函谷关,免不彼此猜疑,只要是被皇帝见过人,都要向同僚“自证清白”。
但大臣还是慢慢分化,原兵部尚书蒋巨英调任大将军府掌印官,专职调查兵奴案,有人来说情,他就双手捧出军令状副本给对方看,“本官身家性命都在这上面,你说,该怎帮你?”
皇帝另招则让大臣们更加头疼。
瞿子晰曾算是读书人首领之,如今却弹压不住当初仰慕者,他还在东海国,各地书信络绎不绝,府门下经常被塞进匿名信,大都是指责与咒骂,声称他失去气节,令天下读书人寒心。
瞿子晰只给几位好友
新*员都是皇帝亲选人才,品级不高,却被安插在重要部司,这些人有皇帝撑腰,个个都很狂傲,以未来尚书、侍郎自居,上任就挽起袖子要大干场,令上司极为不满,同时也心怀忐忑。
京城大臣多已上交请辞奏章,皇帝扣留不放,原来只是缓兵之计,只待亲信成熟,就要将大臣全换掉!
没有几个人真心想辞官,皇帝只是要求释放私奴,并没有没收田宅,如果丢掉官位,损失可就大。
大臣开始“反击”,做法是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暗示手下老吏可以怠工,皇帝既然派来新*员,就让他们干活儿好。
朝廷逐渐陷入混乱,影响之大,远在洛阳皇帝也能感觉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