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债务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IMF全球债务数据库。此处债务仅包括银行贷款和债券。
2008年至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迅速出台“4万亿”计划,其中中央z.府投资1.18万亿元(包括对汶川地震重建拨款),地方z.府投资2.82万亿元。为配合政策落地、帮助地方z.府融资,中央放松对地方融资平台限制(第三章),同时不断降准降息,放宽银行信贷。这些资金找到基建和房地产两大载体,相关投资迅猛增加。比如地方z.府配合当时铁道部,大量借债建设高铁: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从2007年2500亿元,猛增到2009年7000亿元和2010年8300亿元。
2010年至2011年,前期刺激下经济出现过热迹象,再加上猪肉价格大涨影响,通货膨胀抬头,所以货币政策开始收紧。到2011年年中,欧债危机爆发,国内制造业陷入困境,于是央行在2012年又开始降准降息,并放松对地方融资平台发债限制,城投债于是激增,净融资额比上年翻番还多。也是从2012年开始,以信托贷款为主“影子银行”(27)开始扩张,把大量资金引向融资平台,推动当年基建投资猛涨,债务负担从2012年起再次加速上涨。这时期,中央开始加强对房地产行业控制和监管。
2015年遭遇“股灾”,前些年投资过度造成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问题也开始凸显。2015年末,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美元开始加息,再加上系列内外因素,导致2015—2016年连续两年大量资本流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路贬值,接近破七。央行于是连续降准降息,财政部开始置换地方债(第三章),中央也放松对房地产调控,全国棚户区改造从实物安置转变为货币化安置,带动房价进步上涨。同时,“影子银行”开始“变形”:信托贷款在严监管下大幅萎缩,而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开始爆发,流向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资金总量没有减少,总体债务负担在2015年又次加速增长。
2016年,在货币化“棚改”帮助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告段落,中央在年底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定位,全面收紧房地产调控。也是在这年,“去产能”改革开始见效,工业企业利润率开始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结束长达五年下跌,首次转正。
2018年上半年,在连续两年相对宽松外部条件下,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出台“资管新规”,严控“影子银行”,试图降低累积多年金融风险。信用和资金开始收缩,民营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