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比如韩国,在抬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企业同时,积极提倡出口,以国际市场竞争来约束本国企业,迫使其提高效率,并且随着工业发展逐步降低乃至取消保护,最终培育出批世界级企业。但也有很多国家,比如拉美和东南亚些国家,对“幼稚产业”保护难以“断奶”,形成寻租利益集团和低效垄断,拖累经济发展。在更加复杂大国比如中国,两种状况都存在。既有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杰出企业,也有各种骗补和寻租低效企业。这种结果上差异,源于各国和各地政商关系差异。所谓强力z.府,不仅在于它有能力和资源支持企业发展,也在于它有能力拒绝对企业提供帮助。(15)
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动员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并将其投入生产,满足社会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可以动员资源,但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无法形成供需良性互动循环,生产率水平也很低。因此国市场化改革始于满足社会需要。1981年党十届六中全会提出“国所要解决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市场都不完善,法制也不健全,私人部门很难克服各种协调困难和不确定性,z.府和国企于是主导投资,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这模式成就有目共睹,也推动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
但这种模式不能成不变,过去成功经验不见得能适应当下和未来需要。所谓“z.府能力”,不仅包括获取资源能力,也包括z.府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角色和作用方式能力。当经济发展到定阶段后,市场机制已经相对成熟,法治基础设施也已经建立,民间各种市场主体已经积累大量资源,市场经济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此时若仍将资源继续向z.府和国企集中,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投资、融资、生产都需要更加分散化决策。市场化改革要想更进步,“生产型z.府”就需要逐步向“服务型z.府”转型。
第七章讲过,要调整经济结构失衡,关键是将更多资源从z.府和国企转到居民手中,在降低z.府投资支出同时加大其民生支出。经济发达国家,z.府支出占GDP比重往往也高,其中大部分是保障民生支出。就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来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方面z.府平均支出占到GDP24%,而国只有13%。(16)方面,随着国家变富裕,民众对这类服务需求会增加;另方面,市场经济内在不稳定和波动会产生失业和贫富差距等问题,需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