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民间都只好把它转写为“板”字。
换句话说,所谓仙人板,就是“仙人糕点”。这是上天赐给仙人
美食!而梅县
老百姓,真是何其有福,竟可以天天尝到这种仙人
糕点!
离去后,畲坑新化村
青翡山水,以及三堂屋
古拙,不时出现在
思念中。而那美味
仙人糕点,在
思念中,竟也慢慢蜕变成梅县
个象征
。往后
两年,
又曾经两次回到梅县。当然,第二次是为
“带”
妈妈回家。但第三次,
可说并没有什
目
,几乎完全是因为太想念梅县
仙人板,而特地在那年游完福建后,从东北方
长汀、上杭,绕道跑回去吃
。而
发觉,这仙人
糕点,
确很能代表梅县,因为除
梅县,世界上再也找不到那
好吃
仙草
。
四
到潮州去,最主要
目
,是为
追随
母亲
脚步,重访四十多年前她下南洋
路线。那年,她从梅县出发,经过潮州、汕头,然后乘大船出海到南洋,嫁给
爸爸。
也想这样走
趟。
大清早,在梅县汽车站,乘
辆长途客车,经过许多山区,前往潮州。在这段旅途中,
发现
个有趣
语言现象。
整个上午,车上
乘客都说客家话,大家好像都是客家人。但车子过
揭阳,进入潮州地区后,车上使用
语言,也跟着车子
行程,慢慢在转变。原先说客家话
乘客,现在也说起潮州话来,好像变成潮州人
。最明显
是那位售票员。他早上卖票时,
直和乘客说客家话,但中午过后,上车
乘客,越来越多是潮州人,他很自然地又改说潮州话。
从小在马来西亚南部
个潮州人
聚居地长大,很小就学会潮州话。这时,
也用潮州话来和其他人交谈
。最妙
是,下午有
段时间,
和其中
个乘客,说
老半天潮州话,最后才发现
们两人,原来都是客家人。看来,梅县和潮州接邻地区,许多人都会说这两种语言,而且说得几乎
样好、
样流利。
潮州给第
印象,或者说“第
味道”,就是它
鱼腥味和海水
盐味。其实,车子进入揭阳后,空气中已经飘浮着许多鱼腥味,而且马路两边
商店,不少是售卖渔网或其他捕鱼工具
,可见潮州地区渔产之丰富。
从小在
个靠海
小镇长大,早已习惯
这些味道。嗅到这些味道,
好像又回到那个离开
十多年
小镇
。
下午4点多抵达潮州后,在汽车站不远潮州大厦旅馆部找到住处。房钱五十五元,收人民币,有空调和卫生间,很干净。放下行李,便到街上闲荡。经过
家小旅社
门口,发现
个“自行车出租”
小牌子。中国号称自行车王国,自行车
数目以亿计算,但
入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