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汉朝付出代价也极其惨重,两次远征西域,除“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
城,之后就再也没有谁敢和汉军对抗。“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平”是太平无事意思,对比第次西征,这次真是顺利之极,所以到达大宛王城贵山城时,汉军仍然保持绝佳战斗状态。
有人希望把大宛和两个多世纪以前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联系起来,认为大宛王城贵山城可能就是亚历山大在锡尔河南岸建立“最远亚历山大里亚”47。那自然会引起些很有兴味话题:这里政权几度易手之后,大宛还保存着几分希腊化文化气息?大宛军队作战方式是否和当年横扫东地中海马其顿方阵有相似之处?
遗憾是司马迁并没有给们提供什信息,他本不是个对战争细节特别关注历史学家48,而当时汉军获胜又过于轻易:“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在轰雷掣电般汉军弓弩面前,大宛军队不管是不是马其顿方阵,都仿佛纸片般脆弱。
于是围城,有丰富治水经验汉朝水利专家迅速改变城外河道,城中水源断绝,然后汉军四十天攻破外城。恐惧之下,大宛贵族杀死国王,以交出宝马、为汉军提供军粮为条件,提出和谈。
李广利同意,这当然没有不同意理由:杀害汉朝使者大宛王已死,宝马也已经到手,汉军目标已经完全实现;大宛提供军粮,纾解眼前困窘。哪怕按照儒家经典标准,这种情况下同意和约,也是完全合理。
何况,听说大宛城里已经得到汉人叛徒支持,学会打井,而城里粮食还多,如果不同意和谈,那就会变成长久围城战。而康居国来救援大宛军队已经到,他们现在看见汉军军容壮盛不敢出击,拖到汉军疲惫时候,那就不好说。
当机立断接受和平,是最明智选择。后世有人抓住李广利未能进入大宛内城之类细节不放,未免吹毛求疵。
最后,汉军从大宛马群中挑选“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新立个亲近汉朝大宛王,结盟罢兵。等李广利回到玉门关时候,已经是太初四年(前101年),李广利出征时步骑六万人,现在只剩万;战马三万匹,现在只剩千余匹。
这次胜利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它完全确立汉朝在西域权威。长安城里老皇帝,既是位慷慨仁慈父亲,又是个威力无边魔神,唯正确选择,就是匍匐在他脚下,接受他恩典。李广利回师
时候,西域各国国王改原来首鼠两端观望态度,纷纷把子弟送到他军中,让他们去长安城朝见皇帝,也作为人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